从一个媒体人的角度看:创新企业为什么大都爆发在一线城市?


作为一只采编狗,随处参加活动是常态,面对一二线和三四线之间的各种xx的不同更是常态。

今年一月初,我去北京参加了一个活动,跟媒体同行们碰到一块,你懂的嘛,总会聊到一些采访中的趣事和看法。由于都有在三四线城市和一二线城市之间穿梭采访的经历,然后我们就不约而同聊到了三四线和一二线的人和环境到底有多大的不同。

其实我本身是不愿意承认和划分城市之间的等级的,因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历史。

然而事情不是你愿意不愿意就有用的。

要生活,房价、物价、工资差异和生活水准成了衡量城市之间的标准,不管你是打工的还是创业的,都能深深的感受到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截然不同的环境和氛围。低工资在三四线成了常态,物价却并没有比一二线的低多少,曾经的“逃离北上广”变成了“逃回北上广”。

选择职业?其实是工作选择你

知乎上有个人很认真的提了一个问题,问:在一线城市做公关行业的,回到准三线工业城市创业该怎么办?

楼主以前在北京做了四年多企业的市场推广和公关工作,然后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回到家乡的准三线。

刚开始楼主试图找一个企业市场推广之类的工作,发现根本没有特别对口的,薪水还非常低,低到比刚北漂时还低,无法接受。

后来楼主干脆成立一个工作室,自己在家乡跑客户,还拉上了几个北京小伙伴,因为这样也算是“北京团队”,客户听到会觉得“眼前一亮”。

费尽力气,才接到一些单子,做了一年多。楼主发现自己要非常非常努力才能赚到以前在北京给人打工的薪水。

为什么会这样呢?

1、首先是没有这个氛围,就楼主自身的情况来说,三四线的大多数客户不知道公关具体是干什么的,也不需要大范围宣传,许多三四线的企业都是一些小的企业,大企业不是很多,尤其是现在是个万众创业的年代,三四个人合伙就已经创业了,部门划分不细致,讲究“轻运营”,企业本身却并没有特别大的项目;

2、二来利润低,城市还是比不了一线,叫不上价;

3、三来,就算签了合同也不好结账,这个城市欠款是常态。

市场宣传?很多人不知道媒体的重要性

除了就业不对口,个人就业问题,三四线和一二线城市的企业发展差异也非常大,比如很多小公司会招一个微信编辑负责所有增粉、宣传方面的工作,而不是找专业的渠道开拓来让人家了解自己的公司。

就拿我身边的例子来说,我有个朋友做个项目是车载媒体,这个相信在很多大城市待过的人都知道,就是公交车上的电视节目。

任务就是负责节目内容的制作,同时可以资源互换,获得招商权。也算是新媒体的一种吧。

但就是前期让市场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

所以朋友的计划就是一开始制作一些节目的时候是免费的,也就是说不收商家钱。按道理说这种免费做宣传的好事,应该是很受商家欢迎的。拍拍商家的环境和商品,摆摆样子就可以了。对商家来说,可谓是有利无害,还可以宣传。

但当开始做事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不是这样。

一线城市和四线城市的区别有很,其中之一就是人们的观念。

在一线,如果一个新媒体出来了,为了媒体的知名度和原创特色,会报道许多创新创业的公司,尽可能的帮助企业写好稿子,做好宣传工作,在一线很多商家是乐意尝试的,毕竟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自己的途径,而且是不花钱、完全免费的!效果好坏也不影响什么的,又能宣传。

但是三四线就不一样了,商家很闭塞,排斥很多新的东西,而且持着很戒备的态度,去采访拍人家,一副你肯定还有别的目的的样子,大多数都会遭到拒绝。

如果可以的话  还是扭转扭转心态吧

从一个采编的角度看,三四线对待企业市场宣传的不同,追根究底还是心态的问题,缺少一种开放的心态。

现存的商业模式大多数都有可复制性,其实互相比较的无非就是人和钱而已。人是服务,钱是资本。许多撑不下去的企业都是资金链出现问题或者是服务不行,令消费者丧失了信任感(当然刨除一些商业模式错误的例子),所以大胆的向别人提及你的企业吧!不要怕别人抄袭和竞争,竞争并不是你看不见就不存在的东西。

点评:

三四线城市,既是一片沃土,又是一片蛮荒之地。现在一直以为高大上只会在北京等一线展开的模式,在很多三线城市创业者商业计划中被提及,在三四线的创业公司中充斥着大量的简单复制,如O2O,上门美甲、美容、做饭等等。有的围绕着细分人群如学生,开展这些业务。

照搬了商业计划和创业模式,却没有学到人家的推广方式和运营精髓,当然一线城市拥有三四线城市没有的一些硬件因素,但心态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建议在三四线正在拼搏的企业,要用开放的心态面对竞争和企业推广发展,而不是前怕狼后怕虎。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