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2015年中国网络零售行业十大事件

580818341568b2817d65ef.jpeg

2015年即将过去,2016年即将来临。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有属于自己坐标的印记。让我们回顾一下2015年中国网络零售行业到底发生了哪些重要的事情?跨境进口电商是否迎来新风口?母婴电商如何风生水起?

以下对2015年影响中国网络零售行业走向的十大事件进行盘点:

【事件一】国务院拟推“纳税识别号” 个人网店征税再度来袭?

【事件概述】2015年1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网上交易负有纳税义务。虽然电商征税的具体规则还要进一步制定,但该意见稿已经对网上交易的税收征管作出了原则性规定。这也意味着,网上交易征税将步入一个新阶段。

【关注指数】★★★☆☆

【专家点评】

国内知名“互联网+”专家、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研究员认为:电商应按行业制定征税标准,与实体店一视同仁。偷税漏税的大多是C2C平台上大量的网店,他们作为电商生态圈里草根的一部分,由于未进行工商注册,便成为‘漏网之鱼’。”在关于征税的问题上,首先应该把像C2C这样的网店规范起来。经工商注册的企业按原规定征税,除此之外,在第三方平台的配合下,把未经注册的经营性的网店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备案;将征税额度以年交易额多少进行合理区分。

网购市场已经享尽税收红利,现已做大,并对实体经济尤其是现有零售业为代表的流通体系造成了巨大冲击,而对于京东等本身就经过工商注册并纳税的B2C来说,征税影响较弱。出于市场公平竞争的角度,之后网店和实体店应当一视同仁。

【事件二】贝贝网获1亿美元融资 母婴电商风生水起

【事件概述】1月22日,母婴电商贝贝网宣布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由今日资本、新天域

资本领投,高榕资本、IDG资本等跟投,泰合资本担任财务顾问。融资完成之后,贝贝网的估值接近10亿美元。对于此次融资,贝贝网CEO张良伦表示,1亿美元将主要投入到消费者体验升级、中小品牌扶持及新业务拓展等方面。

【关注指数】★★★☆☆

【专家点评】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指出,我国母婴电商的市场空间很大,原因在于:第一、中国人口多,市场需求的基数大;第二、国家对“二胎”政策的开放;第三、现在的准爸爸、准妈妈都是85后、90后,对互联网和网购有着天然的喜爱与接受程度。

伴随着80、90后进入适婚和生育年龄,他们对网络的使用程度普遍较深,习惯通过网络结识朋友,交流心得,特别是对于电子商务的接受程度高。对母婴商品的旺盛需求,推动市场保持高增长的态势。

【事件三】洋码头完成1亿美元融资 跨境进口型电商迎融资潮

【事件概述】1月27日,跨境电商网站洋码头正式宣布完成B轮融资,宣布公司完成B轮1亿美元融资,由海国际集团旗下赛领国际基金领投,成为跨境电商最大一笔融资。此轮融资将用于海外团队构建,加强海外供应链深度开发;研发的投入,提升平台系统的国际部署和承载;市场投放以及国际物流全球仓储部署。

【关注指数】★★★☆☆

【专家点评】

随着国内外大玩家的进入,包括阿里、京东、苏宁、唯品会等电商平台纷纷切入海淘市场,瞄准这一潜在商机。洋码头的融资直接加剧整个行业的竞争,一些没有整合能力的小型电商平台、海外代购等进口电商势必会受影响。当前,跨境电商行业方兴未艾,对于众多市场参与者而言,与巨头同场竞技,差异化和细分市场能力至关重要。

【事件四】淘宝PK国家监管部门 “假货”争议引发危机?

【事件概述】1月28日,国家工商总局在其官网公布了一份名为《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称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主体准入把关不严、对商品信息审查不力、销售行为管理混乱五大突出问题。淘宝网则出人意料地对此予以强烈反弹,并“决定向国家工商局正式投诉”。

随后,淘宝网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表示就国家工商总局发布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一事,针对工商总局刘红亮司长在监管过程中的程序失当、情绪执法的行为,向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投诉。

【关注指数】★★★★★

【专家点评】

国内知名“互联网+”专家、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研究员认为:打击网络售假要建监管平台“家法”不能代替“国法”。因为我国监管体系的特殊,即工商属地化管理让网购投诉受到很大局限,在监管层面上,对于投诉管理在过去十几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工商总局建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全国监管系统旨在解决该项问题,让网购投诉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管理。

此次工商总局对抽检见过予以公布的做法开放透明,信息披露非常及时,而此次《白皮书》的发布并不是针对淘宝,因为淘宝网在网购市场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获得的用户有多大,所占的市场份额有多大及享受的收益有多大就应该承担多大的社会责任。

对于打击网络售假,国家应该制定相关规定,电商平台上的卖家不仅要在平台上进行备案,还要实行工商备案,平台的“家法”备案后就变成全国的“国法”,这样商家违法成本就会提高。

【事件五】电商战618:从群雄争霸到“猫狗”对峙

【事件概述】5月20日,京东618狂欢节启动发布会在北京正式召开,宣告京东第12个618购物大趴正式启动,具备全新亮点,是集购物、社交、娱乐于一体的全民狂欢Party,同时宣布将通过京东手机客户端互动游戏继续发送高达10亿元的红包,由此拉开了电商年中大促的帷幕。

随后,天猫商城、苏宁易购、亚马逊中国、国美在线、当当网、1号店、唯品会、聚美、考拉海购、洋码头、蜜芽宝贝、蜜淘等主流电商也积极迎战,纷纷加入年中大促的战列。

【关注指数】★★★★☆

【专家点评】

京东、天猫等提早开启618年中大促以来,这就意味着一场电商之间的厮杀就已经开启。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认为,电商们拉长战线在一定程度上汇集人气,吸引用户的眼球,在短期内形成“聚力”,打响自己品牌的同时,增强用户黏性。

618电商大促,京东、阿里、苏宁都推出分期优惠活动,在培养用户先购物再付款的消费习惯的同时,电商平台也是借助活动的影响力为金融业务增加用户流量。另外移动端也被纳入活动范畴,移动端和PC端的用户量相互引流,形成较完善的双向引流体系。另外电商延伸互联网金融业务已成为电商平台的标配。电商大促也可作为突破口,抢滩金融业务。

【事件六】1号店创始人集体离职事件 沃尔玛线上业务受阻

【事件概述】7月14日,沃尔玛控股下的电商1号店再度传出重大人事变动消息。沃尔玛全球高管与1号店高管召开沟通会,现场宣布1号店董事长于刚、CEO刘峻岭离职,原CBSi中国总裁王路将担任沃尔玛全球电子商务亚洲区总裁。至此已控股3年的沃尔玛开始绝对掌控1号店。这是国内首个前十的B2C电商创始人集体离职事件,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

【关注指数】★★★★☆

【专家点评】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分析师莫岱青认为,除了亚马逊中国相对发展好一些,其他外资电商如麦考林(合资)、乐酷天(中日合资)、俏物悄语(法中合资)等基本均告失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电商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天猫、京东已占据很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外资喜欢直接复制欧美经验来到中国,并不适合本土实情。外资电商进入中国之路依然曲折。

【事件七】阿里巴巴283亿元战略投资苏宁 电商格局面临洗牌?

【事件概述】8月10日下午,阿里巴巴集团与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共启商业未来。根据协议,阿里巴巴集团将投资约283亿元人民币参与苏宁云商的非公开发行,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9.99%,成为苏宁云商的第二大股东。与此同时,苏宁云商将以140亿元人民币认购不超过2780万股的阿里巴巴新发行股份。双方将打通线上线下全面提升效率,为中国及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加完善商业服务。

【关注指数】★★★★★

【专家点评】

阿里与苏宁走到了一起,正所谓一起对抗共同的对手。百度与万达似乎成了“虚晃一招”。也应了商场那句“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如早前的腾百万联手打造的飞牛网,那么未来京东联手其他传统企业如国美电器也不是不可能的。就像马云所说互联网跨过了20年,未来30年才是真正的希望所在。互联网公司未来30年的希望一定在线下,传统企业的希望一定在线上。苏宁背靠阿里后能否真正突围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事件八】京东实名举报阿里:2选1背后反垄断争议

【事件概述】11月3日晚间,京东发布公开信表示称,不断接到商家信息,反映阿里巴巴集团在“双11”促销活动中胁迫商家“二选一”。有商家表示,阿里巴巴向该商家传递的信息是:如果参加天猫“双11”主会场活动,就不允许参加其他平台“双11”主会场活动,对于已经和其他平台达成合作意向的,则要求商家直接退出。京东认为,这是典型的店大欺客行为,已就此向国家工商总局实名举报阿里巴巴集团扰乱电子商务市场秩序。

【关注指数】 ★★★★☆

【专家点评】

国内知名“互联网+”专家、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研究员认为,打破行业垄断需“多管齐下”。

第一,京东反击手段有很多,既要靠自身实力、平台吸引力、补贴优惠政策等市场手段来竞争,更要依靠行政举报投诉、媒体曝光和舆论监督手段赢得广泛民心,还要相信法律依托专业律师发起司法诉讼来维护自身利益、卖家利益、用户利益、市场公平。

第二,要打破互联网领域的垄断,要靠《反垄断法》进行制约,不仅要限制市场地位的垄断,还要限制价格操作行为、并购行为的垄断。当然,京东作为“受害企业”也没有很好地提醒执法者,用来维护自己利益。那些“扰乱市场秩序”,只是“挠痒痒”,即便处罚也是不痛不痒。放在国外,一个反垄断法胜诉,就足以让垄断巨头破财几百亿美金,终身牢记教训,从此懂得遵纪守法,对法律充满敬畏。

第三,打破垄断要利用好的《反垄断法》,不仅我们的企业需要利用好这把“尚方宝剑”,我们的监管执法部门更要有所作为,不能“缺位”,“碌碌无为”也是失职渎职的表现。

【事件九】“双11”电商全网、全行业、全平台首度突破千亿元大关

【事件概述】“双11”从原本一个普通的日子已逐渐被商家打造成了“剁手节”。各大电商如京东、苏宁、国美、当当、亚马逊中国等都加入“双11”的战列,掀起了一场全民购物狂欢潮。

从2009年的5200万元到如今的巨大数字,“双十一”已经从天猫扩散到全电商平台,从国内扩展到全球。而11月11日,也正逐渐从单一的电商营销日,变成了全球消费者的购物狂欢节,而这种扩展更是带动了整个中国电子商务的巨大变革。

【关注指数】★★★★★

【专家点评】

从此次双11可以看出,所谓的电商节日已经演变为全产业链的较量。巨头之间的合作、并购、整合会日益增多,比如阿里苏宁,京东腾讯等。未来的比拼会集中在全产业链的综合能力上。电商和传统零售大趋势是融合,没有传统零售的电商其实是没有未来的。两者在未来彼此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从而带动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事件十】国内跨境进口电商打造“黑五” 促进海淘一族回流

【事件概述】2015年,美国的“黑色星期五”“登陆”中国。借助近年来跨境电商飞速发展,加入海淘行列的剁手族也大幅增加,这个美国的传统购物节在国内的影响力也随之直线攀升。

今年参与“黑色星期五”的电商有亚马逊中国、京东全球购、聚美优品、洋码头、网易考拉海购、蜜芽宝贝、55海淘网、海蜜全球购、萌店、小红书、格格家、走秀网、跨境通等。

【关注指数】★★★★★

【专家点评】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黑色星期五折射出来的是国内用户对国外商品的热衷程度日益增加。为了满足海外网购市场需求的高速发展,应对产业格局的变革,国内跨境进口电商打造黑色星期五也将成为跨境网购新的起点。洋码头、亚马逊中国、京东全球购、美丽说HIGO、天猫国际、小红书等跨境电商平台对黑五的追逐促进海淘一族的回流。海淘消费者可以通过国内电商平台购买国外产品,从而促进国内跨境电商的快速增长。

(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