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巨头各显神通 开荒农村市场

20141015111942716.jpeg

镭科技讯   城市市场,各大电商之间竞争已经白热化。电商们悄然将触角延伸到了农村,广阔的的农村电商市场开始成为巨头们新一轮割据厮杀的战场。但农村电商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尽管农村市场规模庞大,农村市场的特殊环境预示着,电商企业想要进军农村市场,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

专家指出,农村电商目前存在两种模式。一是把农产品卖出去,推动农产品的销售;二是网购将东西买进来,享受物美价廉带来的便利。从这两个层面上来发展农村电商,都需要突破农村传统交易习惯、物流配送成本高、电商人才短缺等三大瓶颈问题。

在长久的生活过程中,农民已习惯于当面交易和实体店购买模式,对“网络购物”这类新鲜事物还很陌生,假货、售后得不到保障等等,使人们对网络购物缺乏信任,不敢于去尝试。每年大批农村年轻人外出务工,农村老人化问题突出,不平衡的年龄结构更加使得农村地区对电商接受度不高。另外物流网络不发达、配送成本高也是个问题,国家统计局9月份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农村市场快递普及率不知百分之二十,仅仅一些发达乡镇设有快递点。虽然中国邮政的EMS普及率很高但价格收费太高,快递配送速度也是个问题。再则,农村地区缺乏电商人才。开设网上店铺,需要电子商务方面的基本的专业知识,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其他一系列的管理技巧。其次还得掌握农产品市场情况,这些都尤为重要。

镭科技了解到,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农村网民人数已近2亿。资料显示,中国目前行政村数量超过68万个,农村人口为9.4亿,而真正长期居住在农村的数量为7.5亿,数量惊人。

我国农村目前信息服务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但同时这也是最大的潜力所在,现在我国网民数量增速已经放缓,未来主要增长点就在农村。不仅如此,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逐渐下行,农村市场正逐渐成为电商掘金的下一个蓝海市场。易观智库分析师刘蕾表示,因为百货商场、连锁店、品牌店等消费场所不够完善,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市场的购买力得不到释放,网络消费恰是一个出口。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说,三线以下城市和农村市场将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而这个群体还没有被激活,“所以未来新的增长点是在这块。”

目前,京东乡村推广员数量正在急速增长,按照计划,2015年3月初京东乡村推广员将突破3000人,服务中心开业数量30个,覆盖50个以上县城。这一数字将直接拉动农村下单量的增长,为更多农村消费者享受便捷的网购服务提供数据支撑。而江苏宿迁市洋河镇首家自营服务站的试点开业,则点燃了苏宁争夺农村电商市场的第一把火。

苏宁徐州洋河镇苏宁易购服务站已于2015年1月23日正式营业,由3名苏宁员工负责运营。服务站内商品以二维码出样为主,涵盖了 日用、百货、家电、3C、食品酒水、母婴美妆等多个品类,同时还摆放少量实物商品供当地居民体验试用。当然,觊觎农村市场的电商企业并不只有京东、苏宁。

早在2014年12月18日,阿里巴巴也正式推出了“千县万村”计划,准备在接下来的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

促使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发力农村电商的原因是我国农村地区巨大的消费潜力。实际上,一、二线城市的成长空间已越来越有限,拓展三线以下城镇和农村的市场对电商企业来说变得极其重要。同时,这些地区实体零售业不发达,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存在很大的缺口,电商有着明显的优势。到底农村电商市场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