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着过着就到了2月,回顾2015年,都说传统零售商的日子在电商冲击下过的很是艰辛,很多人都在迷茫的路口徘徊着,今日来看一对生活在二线城市的夫妻如何在迷茫过后绝地反击!
租金上涨+电商夹击,小商户日子难挨
李永华的小商铺位于郑州最繁华的商业街二七德化街精品箱包城里,7年前,他和妻子两人从老家来到这儿讨生活,开了一家卖女包的批发零售店。
虽然李永华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头脑灵活,人也肯吃苦,尽管也吃过亏,碰过壁,一路摸爬滚打下来,他和妻子将女包店经营的红红火火,还把孩子也接到了身边。
李永华说,在生意高峰时,小店日流水能达到两万以上。在这几年的打拼中,夫妻俩起早贪黑的忙碌,无论是多重的打包货物都能轻松应对,因为在他们眼里,这不仅是货物,这是一家人的希望和未来。
然而,一切的东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希望与恐慌之间转换,或许正是这个时代的印记。
从2014年开始,李永华自己明显感觉到压力比之前大了许多。
首先是客流没以前那么多了。他的小商铺周边聚集了不少写字楼和大型卖场,人流密集,商铺租金逐年上涨也不难理解。但更让他和妻子坐不住的是身边也越来越多人通过电商渠道购物,朋友们凑在一起,也更多的提到了电商带来的冲击。到了2015年,情况更是急转直下,他的小店有的时候一天的营业额甚至还不到一百块钱。
像李永华这样在繁华商业街开店铺的小商户,大多面临着与之相似的局面。
这样纠结了近半年,到了2015年下半年,李永华觉得真的要是再这样放任自流,没有改变的继续下去,想必有再多的身家,也会败进去的,因为每天面对的只有亏损。
“到了生死抉择的关口”,这样说毫不夸张。然而在李永华夫妻看来,电商发展的势头是越来越足,此前的各种美好,各种憧憬,也许都要被搁浅……
加入电商大军,重头再来
既然想去改变,那就去做。
在上大学的侄女的建议下,李永华和胡春燕夫妻决定做电商渠道。“这几年好不容易攒点积蓄,不能就这样坐吃山空呀。”
夫妻俩将店内的女包做了个分类,最终选择做精品化妆包。虽然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开辟线上渠道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对于一直生活在中小城市的Y来说却有些艰难。
李永华先申请了淘宝店铺,没有美工,就自己学着设计图标,美化图片,不会优化关键词就一遍遍研究别人的思路,找已经从事电商的朋友咨询。用李永华和胡春燕夫妻的话说,这感觉就像是“之前的心血全都付诸东流,一夜被打回了原形”,一切都是从头再来。
为了彻底转型,夫妻俩还将自家店内剩余的女包全部低价处理,并且又将店面重新装修了一遍,在定位上更为鲜明突出。另外,除了淘宝渠道,夫妻俩各自也将广告打在了微信朋友圈和QQ上,还发动亲朋好友全都加入进来。
船小好调头
经过几个月的摸索尝试,发现生意渐渐有了起色,虽然网络渠道的销售额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但总算让一家人看到了希望。“幸亏当时选择了转型,不然只能坐吃山空了。”尽管目前网店的生意还远不如以前的实体店,但夫妻俩仍然庆幸自己这一步走对了。
其实,以后网店能经营成什么样子,小夫妻俩心里并没有太多谱,但这次转型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时代在发展,思维也需要转变,任何时候都需要顺应趋势、因时制宜,而不是固步自封。
“以后能不能赚回来我自己也不知道,先这么做着吧,好歹算个机会。”
手记: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活的精彩才是本事,社会给了你环境,那就去适应。没有所谓的被逼无奈,只有你努力了,才有改变,生活是如此,梦想是如此,若你没有被打倒,那就请继续奋斗。
2015年可以说是小商家触网的普及年。小商铺租金上涨,客流减少,李永华一家的转折是这个时代千千万万小商户的缩影。在电商和租金上涨的压力下,一些难以为继的商户或选择退出,或跟进电商渠道,很难说哪种是最好的选择。
包括传统的大中型企业在内,仍然有很多人以为,只要在天猫淘宝等平台开个店铺就算是让企业转型互联网电商了,就算是和时代接轨了,其实不然。移动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对李永华胡春燕夫妻这样的小商户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