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 柳传志:CEO如何做到“旁观者清”;搜狗CEO王小川:不要沉溺在技术的美感里;牛文文:创业最好找个导师 可少走很多弯路......

133377965657a8250b2482f.jpeg

柳传志:CEO如何做到“旁观者清”

柳传志在分享当年初创公司的一些经验,其中说道,作为掌舵者,第一,一定要退出具体业务想问题、做事情。要去想自己该做什么,不管多忙要形成一个习惯,一个礼拜退出半天,把做的事情从头到尾想一遍,“退出画面看画”,真正做到了,一定有实际意义。

第二,要想清楚业务的每一个环节,知道哪个轻、哪个重。对CEO来说,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要把自己的业务,从头到尾的每个环节都想一遍,想清楚环节之间相互是什么关系,所以,只有将问题想清楚,才能下决心,将主力部队、主要时间放到该放的地方。

第三,坚决退出具体业务,并非不要深入到某个环节。退出业务,并非说CEO不要深入到某个环节,而是当你深入到某个环节里面去时,目的要清晰——为的是了解这个环节是怎么运作的,知道什么样的人在这个环节工作合适。有时CEO要深入下去,要了解这个位置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工作,该怎么干。

 115377196757a8253822b76.jpeg

搜狗CEO王小川:不要沉溺在技术的美感里

“有什么魔法般的诡计使得我们如此的智能?这样的诡计其实并不存在。强大智能源于巨大的多样性,而非源于某一个完美的原理或者公式。”

当下技术创业者创业的难点往往是处理不好跟市场的关系。

做公司最重要的就是满足三个字——“被需要”。你有技术,但并不意味着你“被需要”,你要把技术转换成为被市场需要的东西。很多技术出身的创始人一开始并不能体会到这一点,直到把销售团队建立起来,又是明察又是暗访,到最后才赫然发现:技术在你的整个产业可能只会占到一点位置。

但如果天天去做市场,很可能会把技术的领先性丢掉。所以技术创业公司的难点在于,可能会带着技术找不到市场,或者在寻找市场的过程中无法维护自己的技术优势。

比较行得通的是先占据市场,然后再不断升级现有技术,甚至去买技术。滴滴也是先把市场找到,用市场来吸引资本,打败竞争对手,将马太效应做到最大化,然后再把技术牛人请过来建立研究院。而不是说先搞一个豪华的团队,然后再开足马力做产品,那个时代已成过去式,因为那种方式太慢了,除非是需要长期投入的硬科技、医疗行业,否则资本和市场都不会对这种模式抱有太大的耐心。

说了那么多人脸识别、语音识别、人机交互,但你换位从用户角度想,用户能够得到什么?他会怎么理解这些看似高大上的东西呢?这个技术能否带给他们幸福感?这才是从技术跨越到产品的关键。

王小川表示,借此我想告诉大家的便是:不要沉溺在技术的美感里,而是要让技术使得生活变得更加自然。那些划时代的产品,像鼠标、iPhoneiPad,都是做到了这一步。你现在用得习惯了自然没感觉,但假设再退回到只有键盘输入指令、用五维方向键操控手机的时代,你就会发现上述的产品是多么的自然贴切。

语音识别也好、手势操控也罢,终究都会往这个方向演进,谷歌在做,亚马逊在做,搜狗也在做,这也会是搜索引擎的下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121017620657a8257301ff7.png

牛文文:创业最好找个导师 可少走很多弯路

“对于创业者而言,加入到某位导师的创业实验室,意味着在创业路上能少走很多弯路,也能直接学到导师的长项或得到他最丰富的资源,获得短期的加速与孵化。”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如此表示。

针对创业,牛文文宣布“创业实验室计划”,希望能帮那些已经成功的创业家、企业家开设他们个人的创业实验室,把这些成功的企业家经验开放给大家。这些创业实验室就是帮助那些创业者在某个阶段突破某个瓶颈。

牛文文说道,在硅谷有一个词叫“宽容失败”,这里的创业者无畏失败,他们的创业面对很多的确定性,包括资源、环境、经验、平台等方面的成熟,所以当他们选择创业时,实际上已经在成功的企业家和投资人的帮助下,按照有体系和有规律的方式,跨过了创业最难的一段。

牛文文还告诫创业者,创业应尽快进入到提升效率的阶段,而不是想着一轮一轮去融资。他说道,无论是创业者还是员工已达到几万、十几万的企业,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提升效率是重要的关健词,过去的一些通行的赢家通吃的原则,将会面临挑战。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