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CEO卡兰尼克:只有盈利才能持续提供服务
Uber 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8月1日在Facebook上称,他已经就Uber中国与滴滴出行合并向Uber中国团队发送了电邮。他认为,有必要在Facebook上分享这一消息以及他作为创业者的一次最大收获。
卡兰尼克在其电邮中表示:“Uber是一家更好,更强大的公司,这得益于我们提供的中国体验。滴滴一直是一个凶猛的竞争对手,我对滴滴及其团队所取得的一切成就表示尊敬。Uber中国能够有今天的成就与你们的辛勤工作和职业素质密不可分,能够在这段非凡的中国旅程中与你们共事并学习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之一。”
拉勾网鲍艾乐:互联网人才17个月跳槽一次
目前,互联网行业人才流动性大,根据拉勾网发布的《2015年互联网人才发展趋势报告》,互联网从业人员跳槽周期平均为17个月,整体呈现两极分化。
“当前中国经济最大的驱动力是互联网和高科技,而支撑互联网和高科技行业发展的是人才。互联网人才流动性大,拉勾网在互联网人才流动和公司需求之间做了信息对称的工作。”拉勾网联合创始人鲍艾乐讲道。
互联网人才流行性很大,拉勾网在一线城市和二线的经济发达城市做的调查中发现,52%的从业人员会在入职不满一年后跳槽,29%的从业人员是在入职半年内跳槽,入职两年后跳槽的人数占比约21%。
把“互联网+”落到实处,归根到底核心在于人才。
鲍艾乐表示,目前,互联网行业存在供求不平衡的问题,需求量非常大,但是符合条件的人才不够。根据拉勾网的调查数据,技术类岗位供不应求的现象尤为严重,平均每两个岗位对应一个技术类人才。拉勾网通过互联网各细分行业接收简历投递量对比发现,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旺盛,占30%,教育占7%。电商、金融、O2O、企业服务、游戏等行业也依次火热。以互联网人才交流为核心的拉勾网是顺应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产物。
姜鹏:网络约车合法化 既顺潮流又得民心
传统出租车招手即停,更多面向普通大众,或者对网络环境不熟悉或不敏感的人;而网约车车型丰富,价格也由市场决定,更多面向的是相对高端客户,或者习惯于网络生活、个性定制的人。从长远角度来看,两种业态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一种分工有序的发展和竞争状态。而对城市出行人士来说,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打车难、出行难的实际问题。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规划院信息室主任姜鹏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姜鹏:网约车是以一种新生事物的姿态出现的,它迅速满足了社会公众的出行需求,但是也引发了很多问题和争议。这次新政的出台对于城市的管理部门、网约车企业以及乘客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它不仅帮助网约车摆脱了尴尬的身份,也规范了它们的从业行为,保障了它们的运营安全,同时也很好的保证了我们乘客的合法权益。所以这个新政的出台,不仅反映出我们国家政府对新兴事物的认可与鼓励,也顺应了我们社会各方的期待。
第二,这次新政也提出要科学定位出租车的发展,深化巡游车的改革,这也推动了我们传统出租车行业的改革。传统出租车的改革已经提了十几年了,但是一直没有取得什么太大的进展。所以借着网约车的迅速发展,我们的出租车也会在拥抱新技术、提升服务质量方面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样一来,我们的网约车和传统出租车就可以互补发展、相互促进,从而更好的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此外,这一新政也会对传统出租车的使用期限,包括承包费等提出相关要求,这也符合我们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思路,例如通过去除行业壁垒,降低出租车行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