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雷军:小米的价值不在于做的怎么样 而是它带来了全新颠覆性模式;阿里CEO张勇:烧投资人的钱做规模没有未来;乐视CEO贾跃亭:苹果已过时 丢失创新精神......

95076943957203f45dac72.jpeg

雷军:小米的价值不在于做的怎么样 而是它带来了全新颠覆性模式

4月23日,在2016中国绿公司年会上。雷军在现场做了以“小米的明天:新国货运动”为主题的演讲。

他表示:国货的两个本质问题,第一个是效率不够高,第二个就是用户体验不好。这就是做互联网行业的精髓,因为互联网的绝大部分的服务都是免费,如果一个免费的服务还把用户体验做不好,我们既没有赚到钱也没有留住人,这个生意如何持续?

传统业务制造是我们每一单都挣钱,互联网业务都是先赔后赚,先赔的前提是这个用户能留下来,甚至能变成粉丝。所以六年前想通了第一个大问题,首先要改善整个商品流通的效率,所以我想用电子商务的方法来做商品流通,还采用一个前店后厂的方式,我们开小米商店自己买,我们用成本定价,这样我们只需要几个点的成本,几乎就是运费和运作成本就把东西卖到用户手上,我们首先采用了小米网这种模式能够以高效率商品。然后,把所有精力集中在怎么能够把商品做好,怎么能够把设计做好,怎么把品质做好。

小米做智能手机到今天为止,满打满算干了4年零4个月时间,4年半前我看到的情况是国产手机很少有人用,绝大部分用国外品牌,而且国内产品的品质也被大家不屑。但小米只用了两年多时间,就变成了中国市场第一。真正让我骄傲的不是中国市场第一,是整个国产手机全行业的崛起。大家愿意使用国产手机了,反过来看用国外品牌手机的人相对四年半前大幅度锐减,今天国产手机在中国市场份额超过80%了,只用了四年半时间带动的全线崛起。

所以我认为小米的价值不在于小米做得怎么样,因为小米带动整个行业变动带来全新颠覆性模式,你不往前走就关门,我们推动全行业的进步。


阿里CEO张勇:烧投资人的钱做规模没有未来

阿里巴巴CEO张勇近日在出席投资论坛时表示,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思想对各个产业进行商业重构,这当中存在巨大的投资机会。但他特别强调,人人都会烧钱,钱是会烧完的,核心是完成商业重构,看谁率先完成了商品和服务的组织重构,带来生产供给效率的提升。

过去一年多资本市场转冷,催生了千亿规模的互联网公司兼并和融资大潮。O2O和电商创业公司倒闭的消息不断,独角兽融资周期越来越短,已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启动贷款发债,资金饥渴可见一斑。

张勇透露,他常常看到的是,企业进入某一个行业,圈到钱,烧钱买用户,大手笔补贴。张勇指出:“这里面的核心是在于完成商业重构。任何用投资人的钱去做自己的规模,烧用户的业务都是不成立的,没有未来。因为钱是会烧光的,别人也会烧,这并没有门槛。核心是在烧钱的过程中,谁率先完成了商品或服务的组织重构,谁在重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带来了整个生产供给效率的提升,如果有具体的变化,才会有意思。”

张勇直言,互联网企业都有很强的“入口情结”,谁得入口谁有天下,烧钱可以聚合用户,抢占入口,但事情都有另一面。如果商品和服务本身没有变化,很难带来真正效率的提升,产业升级更无从谈起。

人们似乎总认为科技的一切发展都源于硅谷,但中国乐视集团CEO、亿万富翁贾跃亭认为这个概念并不贴切。贾跃亭上周告诉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他认为苹果只是一家硬件-软件公司,它不仅过时了,还丢失了创新精神。“(销售量减缓)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苹果的创新已经变得非常低。”贾说道,他特别提到了iPhone SE。“从行业内部人员的角度看,这是一款科技含量非常低的产品。我们认为这款产品根本就不该出现。”


乐视CEO贾跃亭:苹果已过时 丢失创新精神

至于苹果过时了,他解释道苹果关注不同任务的单独应用程序是错误的。“这可能是移动网第一代的正确选择,当时CPU和移动网络速度并不快。”但在移动互联网的世界,这不仅是个问题,“拥有单独的应用程序意味着用户体验面临更大的障碍。”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认为应用程序才是未来。他是否错了呢?

贾认为库克不仅错了,更糟糕的是,苹果公司才是导致整个行业创新变缓的罪魁祸首。“苹果的过度主导地位,缺少网络思考和自身系统的封闭性都阻碍了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创新。”

苹果对此未予置评。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